地球内部的次级不连续面。在地壳中平均深度约20km(指陆地)处。其深度变化较大,最深约40km,陆地最浅约10km,海洋上明显浅得多,甚至没有。
一般认为此面以上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(密度2.7左右),以下的一层与玄武岩相似(密度2.9左右),故康拉德面成为“花岗岩层”和“玄武岩层”的分界面。
在莫霍面(壳幔界面)和古登堡面(核幔界面)相继发现之后,1923年,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山地地震时,奥地利学者康拉德在薄薄的地壳里又发现了一个界面。界面以上地层中的地震波速度比较低,为5.1—6.3千米/秒;界面以下地层中的地震波速度较高,为6.3—7.1千米/秒。
后来,这个界面在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被发现。人们将其命名为康拉德界面,于是形成了地壳是由两大层构成的说法。
康拉德面的上层又称“花岗岩层”,因为上层中的地震波速度与花岗岩里的地震波速度相当;康拉德面的下层又称“玄武岩层”,因为下层中的地震波速度与玄武岩层的地震波速度相当。
后来,从海洋地震记录发现,那里的地壳很薄,不到10千米,而且没有康拉德界面,只有玄武岩层。 一般把相当于康拉德间断面的部位,称为中地壳低速高导层,当此界面存在时,常诱发浅源地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