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软流层之下,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,属于地幔圈。
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,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(S波及横波,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)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。P波(指纵波)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。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,所以以古登堡界面为此命名。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。通过此界面向下,纵波突然下降,横波完全消失。
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莫霍洛维奇面被发现后不久,1914年,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本诺·古登堡在对地球上一些大的地震进行分析时,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:在距地表2900千米处,原来穿透力很强的地震波突然不见了;在这个区域既接受不到横波,也接受不到纵波。
在对地核界面上反射和折射的各种纵、横波震相的时距曲线计算后发现,从莫霍面往下,地震波速继续增大,至2885千米深处,纵波速度增至13.64千米/秒,横波速度增至7.11千米/秒。
自2885千米以下,纵波速度骤然下降为7.9千米/秒,横波突然消失,不再向下传播。表明该面以上为固相,以下为液相。这就是所谓的地震“阴影带”。
地震波的这种神出鬼没的现象一时使人难以理解。后来又经过大量反复的研究,终于发现在地球内部深处又有一个重要的界面,这就是核幔界面。后来,以发现者的姓氏命名为古登堡不连续面,简称古登堡面。又称核幔界面。
古登堡面的上层为地幔,下层为地核的上部—外核。由此可知,莫霍面对地球进行了二分,即分为地壳和地核;古登堡面则再对地球进行了三分,分为地壳、地幔和地核:地壳——从地表到莫霍面,莫霍面的深度在大陆的下面33千米,在海洋处6千米,平均约为17千米;地幔——从莫霍面向下到达古登堡面,也就是到达地下2900千米处;地核——从古登堡面到地心。
现在,古登堡面的深度测定为2891千米。